四大对策解决煤炭工业深层矛盾
煤炭工业由于长期在计划经济状态下运行,产品统筹统销,企业缺乏自主发展能力。经济体制转轨期间,长达七八年的煤炭市场疲软,使整个行业亏损严重。这些矛盾和问题的长期积累,造成现阶段煤炭工业的“五低”。在近期举行的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王显政指出,要用四大对策解决中国煤炭工业存在的深层矛盾。
五大矛盾开始显现
王显政认为,我国煤炭工业目前存在五大深层矛盾。
首先是安全保障能力低。目前我国有安全保障的煤炭生产能力约为12亿吨。也就是说,在2004年全国19.56亿吨煤炭产量中,约有7.5亿吨是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生产出来的,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非法违规生产的煤炭。由于煤炭经济运行长期困难,国有煤矿目前安全欠账约505亿元。经过几十年的开采,许多国有煤矿已经进入衰老期,主要生产设备老化、超期服役的约占三分之一。
其次是技术装备和技术管理水平落后。我国煤矿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均衡,既有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准的现代化大煤矿,也有条件较差的中小型矿井。目前全国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5%。为数相当多的小煤矿,技术手段和开采方式落后,资源浪费严重,伤亡事故多发。国家关于资源、环境、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技术政策和行业规程、标准,不能得到严格的贯彻执行。
三是员工队伍素质低。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原15所煤炭院校以往每年要培养派遣8000到1万名采矿、选矿、通风安全和地质测量人才,大部分充实到生产一线。随着煤炭院校的改制转型,多数学校更换了校名,撤销了采矿地质类专业,目前全国每年招收的采矿地质专业新生约500人左右。其中不少人还不愿意到煤矿,不愿意到生产一线。人才缺乏,大量农民工、临时工进入煤矿,逐步成为井下一线的主力。
四是产品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煤炭产品结构调整和综合加工利用步履迟缓。企业经济困难时没有能力上综合加工利用项目;市场好转、煤炭畅销时,又缺乏发展深加工、精加工的积极性,多数煤矿目前仍满足于生产和销售原煤。全国煤炭洗选率多年来一直在30%左右徘徊。
五是产业集中化程度低。2004年全国各类煤矿的25,236处矿井,平均每处矿井仅7.75万吨。原国有重点、国有地方和乡镇三大类煤矿的平均年产规模,分别为129万吨、15万吨和3.15万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产煤国家,都通过发展大公司、大集团,、形成相对垄断的市场竞争格局,大大提高了煤矿安全保障水平。而我国神华、大同、山西焦煤、兖矿、中煤能源、淮南、平顶山和开滦等8家特大型、大型煤炭企业,占全国煤炭产量的比重只有20%左右。
四大对策解决问题
对此,王显政强调指出,要采取四大措施解决现存矛盾。
首先要坚持“安全第一”。要把安全生产纳入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总体布局。要贯彻“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有效防范重特大瓦斯事故。着眼于安全生产人、机、环境三大要素的相互和谐,源头管理、过程控制、应急救援、事故查处四个环节的全面加强,努力建立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煤矿安全长效机制。
其次,加快实施“科教兴煤”战略,把煤炭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传统产业,提高煤炭工业的整体素质。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努力,同时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搞好矿井安全技术改造,加快技术装备更新换代和现代化矿井建设步伐。要瞄准煤矿安全的薄弱环节和煤炭发展的主攻方向,针对煤矿在瓦斯治理、高产高效、综合加工利用等方面的重大技术难题,开展科研攻关。国家要采取特殊政策,大力发展煤炭高等教育,为煤矿培养急需的采矿工程和安全专业人才。
再次,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拉长产业链,增加煤炭附加值。要通过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实现“两个转变”,拉长“两条产业链”。“两个转变”是: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生产销售初级产品向综合开发利用转变。“两条产业链”是:煤、电、高能耗产品产业链,煤、焦、化工产品产业链。特别是第二条产业链,发展前景很开阔。可以以煤焦油加工为重点,发展第一代产品,提供化工原料;以乙炔化工为重点,发展第二代产品;以一氧化碳和氢合成甲醇、优质液体燃料为重点,发展第三代化工产品。
此外,加快实施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抓紧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尽快形成若干个亿吨级的特大型企业,以及一批年产规模5000万吨左右的大型企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煤矿安全状况,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安全发展。
来源:中国改革报---政策述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网站站长联系。